富康人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团队旅游,就选趣之旅旅游定制-企业团建-公司旅游
富康人生活网用户必读
《《广告位招商...》》
查看: 2033|回复: 0
收起左侧

【原创黑道小说】黑色城市(连载五)

[复制链接]

9

主题

12

回帖

807

积分

康人师一

深圳街头苦力一号

Rank: 5Rank: 5

性别
威望
0
注册时间
10-7-9
居住地
深圳
QQ
发表于 10-7-11 1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谢007 于 10-7-11 10:26 编辑

(  一句话,这是一部黑道题材的小说。
     这是一个讲述黑道人物,讲述青春热血的故事。
     可是如果你已经习惯了时下网络中那些过度YY的故事,这可能不适合你的口味 。
     我的笔随着故事中的主人公而颤抖,我知道我只是在试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虽然这或许并不成功!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一个疯狂的人群,他们有勇气,有激情,有梦想......可是——他们也是一个不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能接受、包容的的群体,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悲哀诠释着自己所信仰的理想,没有光明,没有未来............)——作者语。


  “兄弟,如果生命可以重新再来一次,你是否会后悔和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还记得那句话么?”

  “什么?”

  “我们不是兄弟——但可以是手 —足!”

———————————————————————————————————————————
———————————————————————————————————————————


                                                                      第六节

    “该死的二两......”
    多年以后,每次向致中摸到自己右手那几乎毫无知觉的小拇指,常常会忍不住想起少年时的那个夜晚,然后再小声的嘟哝一句,脸上却露出一种难得一见的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时候,在他旁边的人却一个个皆是诧异的表情,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时候的向致中也是最像一个“人”的时候!
   人与世间其他万物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许多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语言文字和情感——这或许也是最常见的两个答案,但人们却常常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基本线索——回忆!
  “回忆是什么?泛黄的相片,映不出改变的样貌.........曾经固守的桀骜,如今的莞尔一笑........回忆是什么?拼接的碎片,残缺里熠熠闪耀...........难以化解的毒药,唯有时间能将它注销 .........”
人,总是善于回忆。
   因为,回忆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又是恨;回忆,让我们终于明白了那些岁月里为什么哭,又为什么笑!回忆,让人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成长的代价以及生命的过往意义!
   岁月如歌,白云如絮,一样的岁月无息,不一样的生命体味。
   回忆,如歌如絮。
   那是我们所有的,关于成长的印迹!——尽管,这样的印迹有时常常体现为一道道深深的伤痕!
   几乎就在杨树红就要冲出305宿舍的瞬间,向致中突然惊醒,门外还有一只‘野兽’,比自己更恐怖的‘野兽’——因为那是一只真正的‘暴龙’!
   不知道这天晚上是该说‘二两’白克的运气太好,还是说‘前辈’等人的运气太差!如果他们再早来五分钟,那么他们就可以遇到一只毫无抵抗能力的‘暴龙’。暴龙虽然恐怖,但如果是眼睛看不见的暴龙却几乎不能造成任何伤害。至少对于‘前辈’一伙人来说,六七个人想对付一个眼睛几乎看不见的‘二两’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说他们也许能在己方毫发无伤的情况下把‘二两’狂扁一顿。
   因为,‘二两’白克的眼睛高度近视,摘下眼镜的他即使是最熟悉的人从他面前一两米的地方经过,对他来说也只能看清楚那是一个人影而已。所以白克的眼镜几乎从来不会离身,只有一个时候——睡觉之前的洗漱时间。而这天晚上白克恰恰是在‘前辈’等人到来之前去了走廊外的洗浴室。如果‘前辈’等人够细心还能看到‘二两’的蓝框眼镜仍放在床头上。又如果他们能更“耐心”一些,等到白克从洗浴室回来,那么结果会怎样或许还尚未可知!
   只是,世上的许多事情从来没有“如果”这两个字。对任何人而言,这个道理也都是如此。
   或许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像‘二两’这样眼睛高度近视,长相又文质彬彬的人为何性情却常常显得冲动、暴戾、极端?——但事实就是如此。
  ‘二两’白克来自山区,一个至今还未通电的山区。眼睛的近视对于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人来说,并不觉得奇怪,照明用煤油灯,煮饭烧水用的是烟熏雾瞭的干草木炭,再好的眼睛也经不住这般“照顾”。特别对于那些还要在这种环境里读书学习的人来说,十个站出来九个都是“睁眼瞎”。但要说白克来自山区却也并不算正确,至少在他出生、成长的地方却又是Z市玉关县最有名气的乡镇,一个因水电站而闻名全市的地方,说来让人觉得有些可笑。
   西南三省一直以来都是属于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水电、矿产、林业、畜牧等资源相当丰厚。90年代初期,国家对于西南地区的政策仍是以扶贫脱困为主,支持本地地方性招商引资以加快经济基础建设。对于可再生生态资源保护缺乏关注力度,但对于西南地区的不可再生资源却采取强硬保护姿态,断绝任何外商势力染指。于是许多投资项目工程逐渐转向了当时国家并不太关注,或者说正无暇关注的林业、水电工程上,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南地区出现了许多由外商,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外商投资建设的水电电力工程。这些工程项目投资都不算大,基础设施落后,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影响却比较严重。但当时的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初中期,关注的焦点自然都还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对于沿海投资力度巨大,而这些区域也不负众望,改变的速度甚至不能以月和周来计算,曾有“十天内盖一座新楼”豪言壮语流传。沿海地区目前的发展速度和现状令世人震惊,也让中央感到满意。更加加大了投资规划力度。全中国、全世界的眼光似乎都集中在了那个地方。Y省,地处中国最南边,一直以来的经济支柱还是烟草、矿产等国有垄断性资源。但水域丰富的地理条件却引起了外界不少关注的眼光。近年来水电电力业似乎正在崭露头角,虽然就目前而言比之邻省S省大有不足,然依托长江流域分流水路众多的特点,大力兴建高闸、水库、电站。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发展思路。而外商的投资则更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和前途。一个新兴的产业链正逐渐起步、发展、成型。(但也许当时的人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几年后,国家发展的眼光终于转向了内陆西南地区,从95年开始“西部大开发”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规划恰恰集中在了西南三省,而作为其中重中之重的便是“南电东送”工程)
   自古祸福并存,“福者,祸所依!”兴建电力、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造福百姓的项目。既能深度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又能带动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也渐渐明显。
   白克的“家乡”在Z市玉关县青龙乡——或许应该是这样。县内最主要的河流就是离白克家仅仅几十公里的青龙河。早些年由外商合作投资,玉关县也兴建了不少小型电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位于青龙乡的青龙电站——全市唯一一座单站装机容量大于300WM的水电站。这是整个Z市到目前为止投资最大,规模影响也最大的大中型水电站,一旦全面建设完工实现电力输送,将给Z市整体经济带来一个质的提升——这是当权者最关心的问题,或者说这项“工程”所带来的“影响”,这才是当权者真正关心的问题!青龙乡因此也改名为青龙镇。但青龙电站自八十年代初投资建设,却几经波折,直到九十年代初才顺利完成一期工程,即使如此,长期建设也给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众多新兴产业相继出现在了原本贫穷落后的山区城镇,身为原青龙乡的民众更从中多多少少得到了不小的实惠,特别是在电站附近原青龙乡集上的居民。许多家庭,有的孩子进入了电站成为电站的普通职工,有的利用当初政府征收电站兴建用地的补偿款做起了生意,甚至走出了不少小富翁小大款,最不济的在青龙镇街道集市上修一幢民房,或租赁给别人,或自己做点小本买卖,至少衣食无忧,生活用度不愁,用当时的话来说是开始脱贫奔小康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现实是——十几年来,在离城镇仅仅几十公里的许多地方却几乎一成不变,一些地方公路基本算是通了,而许多人家一直以来打井水,点煤油灯的生活却从不曾改变,甚至到后来有些家庭境况很差的人家更直接划分到了就近的其他乡镇,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青龙镇的整体经济形式。而白克家就偏偏属于最后这种人家,符合所有条件:少数民族出身,父母年纪大,人老实本分不善争辩,子女众多,生活现状极度不容乐观。总之不管怎么说,当白克还在上中学时,有一天校方要求填写一个家庭调查表单,白克忽然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的籍贯一栏究竟该填什么地方。
   白克在家中的男丁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两个姐姐,一个大哥,下面有一个年龄相差近十来岁的弟弟,另外还有一个只两三岁的“妹妹”——那是白克在上中学时,白家父母在青龙镇集市上捡来的孩子,是个“兔唇”。在乡下人认为,孩子有兔唇,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更兼是个女孩,所以大多当时就偷偷遗弃甚至弄死,留着这种“受诅咒”的孩子迟早会给家人带来不幸!但善良淳厚的白家的长辈们却从不这样认为。白父的年纪一眼看去约有五十多岁的样子,面目清瘦,身材高大挺拔,细看似乎与这贫瘠的家庭现状略有些格格不入,性情温和中正,而且不失书卷气,当然更带着一些贫苦农民特有的狡黠。白母则是一个朴实、纯良且地道的乡下女人,年龄应该也最多只有五十来岁,但看上去却就像六十多岁的老人一样,头发花白、满面皱纹。据白克后来说,原来白父曾参加过国家60年代的高考,是个高中毕业生,但就在当年国家高考制度废除,白父郁郁回到家乡,不久后便和当时年轻的乡下发小——白母结成了夫妇,而后国家高考制度在七十年代末恢复,当消息传到玉关县青龙乡时,不甘平庸的白父留下发妻、三个孩子和当时正牙牙学语中的幼子,独自前往了省城打拼。这一去就是数年音讯了无。当两手空空的白父终于回来时,两个女儿皆已长大嫁人,大儿子成了当地出名的混混,而白克则是一个已快十岁了却还整天只知道疯耍的顽童。满面风尘的白父看着家里的现状,顾不得喝口水,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孩子应该好好读书了!”对于自己多年只身在省城的打拼经历却绝口不提。就这样已经快十岁已是一身痞性的白克开始了学生生涯,不过幸好当年白父家里藏书不少,白克小时候无聊也曾向识得字的哥哥姐姐学得一些基础,加之本身也聪慧,上起学来并不觉得太吃力。只刚开始还因跟不上进度留了两个级,而后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一路飙升,却也算是一帆风顺。
   在很多山区农村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好越觉得痛苦的却是贫困的父母!白母自不必说,许多年来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撑着整个家早已习惯,而白父原本就是个知识分子,加之多年未曾经历农事,当年年轻时积下的经验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生疏淡忘。也许让他弄点花花草草却也在行,可若论起春种秋收、时令节气那就不仅仅只是差强人意。不帮忙倒好,往往却是越帮越忙。自以为庄稼水分足一定好,结果好好的玉米豆种硬是被他泡熟长霉生成了毒菌,连田鼠都不敢光顾!或觉得水田里的秧苗应该多施肥,于是早一次,晚一次,结果肥料太多、太阳刚一出来直接枯死完,结果好好的良田硬是被他弄成了酸碱超标连杂草都不会生长的荒地。所以,在白父刚刚回来的头几年,家里的境况不仅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更糟糕。更兼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越来越是窘迫!两个老人尚且如此,下面的儿女更不必说,白家的两个女儿是长女,虽都没上过学,但幼年时曾在父亲膝下学得一些文字、诗词,长大后出落得秀美大方,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倒也都嫁得了好人家,大女儿嫁与了邻村的富足人家,而后随夫家几经辗转,在白父离开省城时,大女儿却到了省城并安家了,从此对娘家人几乎算是鞭长莫及、有心无力,或许几年也再难得见上一面,真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二女儿则嫁与了本乡的老实人家,夫家勤劳耿直,是个难得的典型乡下汉子,对长辈孝顺恭敬,二女儿也多少能经常回娘家来送些柴米油盐的东西略微帮衬一下。至于大儿子白浩——白克的大哥,那则是白家的“祸害”。从小顽皮捣蛋,心高气傲却不务正业。白父离家后的那些年,白浩没机会上学,于是全往流氓堆里钻,打架斗狠全乡出名,外乡人称之:“白老虎”、“白回回”。小地痞则称之为:“白天王”。‘二两’白克小时候的顽皮、痞性、傲气甚至狠劲多少都受到他这个大哥的影响,而白克年少时经历的悲情往事也几乎全是因为他这个大哥而起——这个“白天王”或许就是‘二两’白克命理的“克星”吧!甚至在很多年以后,整个西南三省黑白两道都知道的“二哥”的悲剧命运,也全是因为他这个号称“白天王”的大哥一手造成。(当然,‘二两’的民族信仰不相信这些”克星“论,这也是后话,暂不赘述。)
   ‘二两’一家自白父回来后,生活境况不仅没有任何好转,反而过得越来越是窘迫、艰难,不仅是因为家里多了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更因为白家又陆续增添了两口男丁。

   在白父回家后的次年,白家的三儿子白纯出世了,而白家的悲剧就发生在比白克小了近十岁的老三白纯身上。

(PS:再来......发完睡觉!!!!我的周末准备在梦中和周公的小闺女好好谈一场恋爱了..........555555)
龙华富士康旅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深圳户外

关注微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富康人生活网 ( 粤ICP备2020122794号-3 )

GMT+8, 24-6-15 18:47 , Processed in 0.06917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